3年A班

距離畢業前十天,3年A班的班導師柊一颯為了解開幾個月前班上某位學生自殺的謎團,將班上的29名同學集合起來,並宣佈「從現在起,大家都是我的人質」,隨後便引爆炸彈綁架全班,將所有人封鎖在校舍內,藉以強迫學生面對真相,否則誰都不能從學校畢業。

突如響起的爆炸聲引發了警方、家長、網路鄉民一片嘩然,同時間,罪犯教師與人質學生的第一堂授課就此展開—

 

日劇《3年A班―從此刻起,大家都是我的人質―》告訴我的三件事情:

 

▍一定要看到最後

最後一集,最先讓大家以為是茅野放開了景山的手,可是直到真相是她緊緊抓住了景山,卻仍不敵重力無法拯救景山一命,但在釐清真相之前,沒有一個人跳出來責怪她,這或許也是編劇和導演給我們觀眾的測試,一定要親眼看到最後,才能看見真相浮出水面。

還記得幾年前的閨密誘殺案嗎?梁姓小模起初被誤會是姦殺閨密的共犯,後來被證實是遭男友誣陷最終獲釋,可是在偵查期間,有多少人都在斥責她的人品,質疑她的誠意,讓網路一面倒向未經查證的猜測中,未審先判的聲量甚至蓋過了真相,差點就把一個無辜的人逼上了絕盡。

說穿了,我們透過非真實、親身的接觸,對一個陌生人的了解根本少得可憐,再加上能得知的訊息量太少,所以很容易憑著片面不全的說詞就信以為真,其實那些小道消息根本無法用來衡量別人的是是非非。

當一個人做對的事情就該被讚揚,做錯的事情就該被責備,應該是要對事情的對與錯,而非針對人。

 

「正是過去的自己,才造就了現在的自己,所以逃避過去的你、你 、還有你,才會像小孩一樣極其幼稚、停止成長!」

 

▍負起責任來

一見情勢不利、正義不站在自己這一邊的時候,人們也很懂得見風轉舵,馬上就推卸責任,完全把自己的罪行推得一乾二淨。

就算要由誰來如何負責好了,卻又難以驗明正身,這也正是人們之所以會藏身在虛擬的網路中,自以為不必負責就可以隨意散布謠言、重傷誹謗、胡亂獻祭的原因。

另一方面,在我成長時期,曾聽過數次「他還小、他還不懂」、「年少無知」這幾句話,似乎就被賦予了做錯事的豁免權,可是在我們所受到的教育中,卻很少被提起幼年人應該具有「知」的權利,不應該因為年紀、性別等理由,就不必知道做了不對的事情會受到批評與指責,人人為此都是需要承擔後果的。

反推回去思考,在話說出去之前,其實就必須做好負起責任的覺悟了。

 

「用刀子刺傷身體就會流血,也會伴隨疼痛,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奪走性命,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但是現在的社會,卻瞬息萬變到連這麼理所當然的事都讓人難以察覺:做什麼事會傷到對方、自己受到什麼對待會受傷。我不希望你們成為連這種事都無法察覺,情感麻痺的大人。」

 

▍發揮想像力

有時候不願向別人發出求救的原因,不是怕不能得救,而是怕不能被體諒。可是,我們真的能夠體諒別人所遭受到的痛苦嗎?當然不,就是用想像的啊!

在成年之前,我只會以自我為中心,先考慮自己的利益,對別人的所做所為毫無同理心,除非發生在自己身上,才會期許對方也感受到相同的遭遇。當然,也有人甚至到了成年,或是經歷了巨變與無常,也不會為自己加諸在他人身上的痛苦感到一絲一毫的罪惡感,我正好舉一下最近韓國偶像性醜聞事件為例。

還有更諷刺的是,即使有人看完了劇,對於演員的演技仍毫不留情的批評,也有人因為網站流量爆炸無法看到SP特別篇發發牢騷。

人們隔著螢幕,往往看不見自己懷著惡意或冷漠的表情,所以在寫下文字或敲打鍵盤的時候,能不能發揮一點想像力,試著有同理心地,去想像一下對方的臉上會有什麼表情,以及他又會有怎樣的心情與遭遇?

 

套用一句飾演柊一颯的菅田將暉最常說的台詞:Let’s think!

 

「言語有時候會變成凶器,它甚至會比刀子還鋒利,重重地尖銳地刺傷心靈。所以我希望你們都能深刻記住,你們跟著別人講出來無心的一句話,有可能會深深傷害到對方。當自以為是的偏頗正義感,積少成多的時候,是很可能輕易奪走人命的!」

 

 

► ► 追蹤我的日劇instagram帳號,鎖定更多日劇心得:jpdoramahg

► ►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在標題下方2018日劇《3年A班―從此刻起,大家都是我的人質―》全劇觀或視窗左上角2018日劇《3年A班―從此刻起,大家都是我的人質―》全劇觀按讚,鼓勵我繼續寫文章創作。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effanie 的頭像
    Steffanie

    一座荒嶼

    Steffa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